疾病概述

肾上腺癌是起源于肾上腺皮质或髓质的恶性肿瘤,包括肾上腺皮质癌和嗜铬细胞瘤等。肾上腺皮质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上腺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较差。嗜铬细胞瘤虽然多数为良性,但恶性嗜铬细胞瘤预后也不佳。早期诊断和完整切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发病情况:肾上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0.5-2/10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0.05-0.2%。肾上腺皮质癌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儿童期和40-50岁成人期。嗜铬细胞瘤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普及,发现率有所提高。

可能病因

遗传综合征

Li-Fraumeni综合征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von Hippel-Lindau病

神经纤维瘤病

家族史

既往放射线暴露

免疫功能低下

环境因素

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

腹部不适

上腹部或腰部隐痛不适

内分泌症状

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症状

高血压

血压升高,特别是阵发性高血压

体重变化

体重增加或减少

进展期症状

腹部肿块

上腹部可触及肿块

严重高血压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危象

库欣综合征

皮质醇过多症状

男性化症状

雄激素过多引起的症状

全身症状

乏力、消瘦、发热、盗汗

转移症状

肝、肺、骨转移相关症状

诊断方法

内分泌功能检查

激素水平检测

CT扫描

腹部CT评估肿瘤大小和侵犯

MRI检查

更好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关系

PET-CT

全身检查,发现远处转移

组织活检

确定病理类型

基因检测

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筛查

功能影像学

MIBG显像、奥曲肽显像

分期界定

分期系统:ENSAT分期系统(肾上腺皮质癌)

I期

肿瘤≤5cm,无侵犯

预后:5年生存率60-80%

II期

肿瘤>5cm,无侵犯

预后:5年生存率50-70%

III期

局部侵犯或淋巴结转移

预后:5年生存率20-40%

IV期

远处转移

预后:5年生存率<20%

晟康国际服务机制

多学科团队

肾上腺癌专业团队

  • 内分泌外科专家
  • 肿瘤内科医师
  • 内分泌科医师
  • 病理科专家
精准诊断技术

先进的诊断技术平台

  • 高分辨率CT/MRI
  • 功能影像学
  • 激素检测
  • 基因检测
微创手术技术

先进的外科手术技术

  • 腹腔镜手术
  • 机器人手术
  • 精准切除
  • 功能保护
个体化治疗

基于分期和类型的精准治疗

  • 个体化手术
  • 精准化疗
  • 靶向治疗
  • 内分泌管理
全程管理

从诊断到康复的全程管理

  • 快速诊断
  • 规范治疗
  • 激素管理
  • 长期随访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肾上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 肾上腺切除术
  • 根治性切除术
  • 减瘤手术

化学治疗

晚期肾上腺癌的治疗

  • 辅助化疗
  • 新辅助化疗
  • 姑息化疗

放射治疗

辅助和姑息治疗

  • 术后辅助放疗
  • 姑息性放疗
  • 立体定向放疗

靶向治疗

新兴的治疗选择

  • 血管生成抑制剂
  • mTOR抑制剂
  • 多激酶抑制剂

内分泌治疗

激素相关症状控制

  • 皮质醇抑制剂
  • 雄激素拮抗剂
  • α受体阻滞剂

预后信息

影响预后的因素:

  • ENSAT分期
  • 肿瘤大小
  • 完整切除
  • 病理分级
  • 激素分泌状态
  • 年龄
  • 遗传背景
  • 治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