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宫颈癌是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起,其中HPV16和HPV18型是最主要的致癌型别。宫颈癌发展缓慢,从癌前病变到浸润癌通常需要10-15年,因此早期筛查和预防接种具有重要意义。

发病情况:宫颈癌在中国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10.7/10万,死亡率约为4.9/10万。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35-39岁和60-64岁为高发年龄段。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这与筛查普及程度有关。

可能病因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性行为因素(初次性生活年龄早、多个性伴侣)

吸烟

免疫功能低下

多次妊娠和分娩

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

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

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

异常阴道出血

接触性出血、月经间期出血或绝经后出血

阴道分泌物异常

白带增多、有异味或血性白带

性交后出血

性生活后阴道出血

下腹部不适

轻微的下腹部疼痛或不适感

进展期症状

持续性疼痛

下腹部、腰骶部或下肢疼痛

大量阴道出血

不规则大量阴道出血,可导致贫血

排尿排便困难

肿瘤压迫膀胱或直肠引起的症状

下肢水肿

肿瘤压迫盆腔血管和淋巴管

诊断方法

宫颈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检查

HPV检测

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阴道镜检查

对异常细胞学结果进行进一步评估,指导活检

宫颈活检

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包括多点活检和锥切活检

盆腔MRI

评估肿瘤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分期界定

分期系统:FIGO分期系统(2018版)

I期

癌灶局限于宫颈

预后:5年生存率约90-95%

II期

癌灶超出宫颈,但未达盆壁或阴道下1/3

预后:5年生存率约75-85%

III期

癌灶扩展至盆壁和/或阴道下1/3,或引起肾积水

预后:5年生存率约50-65%

IV期

癌灶侵犯膀胱、直肠黏膜或有远处转移

预后:5年生存率约20-30%

晟康国际服务机制

多学科团队诊疗

整合妇科肿瘤、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

  • 每周宫颈癌MDT会诊
  •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 全程医疗团队跟踪
  • 国际标准诊疗流程
精准医学检测

全面的HPV检测和分子诊断服务

  • 高危型HPV分型检测
  • 宫颈癌相关基因检测
  • 液基细胞学检查
  • 免疫组化检测
微创手术技术

采用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减少创伤

  • 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 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
  •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全程康复管理

从预防到康复的全程医疗服务

  • HPV疫苗接种服务
  • 定期筛查管理
  • 生殖功能保护
  • 长期随访管理

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

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 宫颈锥切术
  •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 盆腔淋巴结清扫

放射治疗

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 外照射放疗
  • 腔内放疗
  • 立体定向放疗

化学治疗

与放疗联合使用或用于复发转移性宫颈癌

  • 同步放化疗
  • 新辅助化疗
  • 姑息化疗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精准治疗

  • 抗血管生成治疗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抗体药物偶联物

免疫治疗

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

  • PD-1/PD-L1抑制剂
  • 治疗性HPV疫苗
  • 过继性细胞治疗

预后信息

5年生存率:总体5年生存率约70%,早期(I期)可达90-95%

10年生存率:总体10年生存率约65%,早期患者可达85-90%

影响预后的因素:

  • 肿瘤分期(最重要因素)
  • 组织学类型
  • 肿瘤大小和侵犯深度
  • 淋巴结转移情况
  • HPV感染类型
  • 患者年龄和体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