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85-90%,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多种亚型。淋巴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是血液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情况:淋巴瘤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6.8/10万,死亡率约为3.3/10万。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20-30岁和50-60岁。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可能病因

免疫缺陷(先天性或获得性)

病毒感染(EBV、HIV、HTLV-1等)

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质暴露(苯、农药等)

放射线暴露

遗传因素

年龄因素

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

淋巴结肿大

无痛性淋巴结进行性肿大

发热

不明原因的发热,可为间歇性

盗汗

夜间大量出汗

体重下降

6个月内体重下降>10%

进展期症状

器官受累症状

肝脾肿大、腹痛、腹胀

骨髓抑制

贫血、出血、感染

上腔静脉综合征

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上腔静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恶心、神经功能障碍

诊断方法

淋巴结活检

确诊淋巴瘤的金标准

免疫组化检查

确定淋巴瘤亚型和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分析细胞表面标志物

分子生物学检查

基因重排、融合基因检测

影像学检查

CT、MRI、PET-CT评估病变范围

分期界定

分期系统:Ann Arbor分期系统

I期

累及单个淋巴结区域或单个结外器官

预后:5年生存率约85-95%

II期

累及膈肌同侧的两个或多个淋巴结区域

预后:5年生存率约75-85%

III期

累及膈肌两侧的淋巴结区域

预后:5年生存率约60-75%

IV期

广泛累及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

预后:5年生存率约50-65%

晟康国际服务机制

多学科团队诊疗

整合血液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

  • 每周淋巴瘤MDT会诊
  •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 全程医疗团队跟踪
  • 国际标准诊疗流程
精准医学检测

全面的分子检测和基因分析服务

  • 淋巴瘤基因检测面板
  • 免疫组化全套检测
  • 流式细胞术分析
  • 分子病理诊断
先进治疗技术

采用国际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方案

  • CAR-T细胞治疗
  •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精准放疗技术
  • 新型靶向药物
全程支持治疗

从诊断到康复的全程医疗服务

  • 造血功能支持
  • 感染预防和治疗
  • 营养支持治疗
  • 心理支持服务

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

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 标准化疗方案
  • 强化化疗
  • 维持治疗

放射治疗

局限期淋巴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 根治性放疗
  • 辅助放疗
  • 姑息性放疗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精准治疗

  • 单克隆抗体
  • 小分子靶向药物
  • 免疫调节剂

造血干细胞移植

高危或复发难治淋巴瘤的治疗选择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移植前预处理

免疫治疗

新兴的免疫治疗方法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CAR-T细胞治疗
  • 双特异性抗体

预后信息

5年生存率:霍奇金淋巴瘤5年生存率约85-90%,非霍奇金淋巴瘤约60-70%

10年生存率:总体10年生存率约55-65%

影响预后的因素:

  • 病理类型(最重要因素)
  • 临床分期
  • 国际预后指数(IPI)
  • 年龄和体能状态
  • LDH水平
  • 结外病变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