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病理类型分为I型(雌激素依赖型)和II型(非雌激素依赖型)。I型多为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较好;II型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预后较差。

发病情况:子宫内膜癌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7-10/10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4-6%。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女性,发病年龄高峰为50-60岁。约75%的患者在早期被诊断。

可能病因

年龄增长(绝经后)

肥胖(BMI>30)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初潮早、绝经晚

未生育或少生育

多囊卵巢综合征

雌激素替代治疗

他莫昔芬使用

遗传因素(Lynch综合征)

子宫内膜增生

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

异常阴道出血

绝经后阴道出血或绝经前月经异常

阴道分泌物异常

血性或脓性分泌物,有异味

下腹痛

轻微的下腹部疼痛或不适

盆腔压迫感

盆腔沉重感或压迫感

进展期症状

持续性疼痛

下腹部或腰骶部持续性疼痛

大量阴道出血

严重的阴道出血,导致贫血

腹部包块

下腹部可触及的肿块

排尿困难

尿频、尿急、排尿困难

便秘

大便困难,排便习惯改变

体重下降

明显的体重减轻和消瘦

诊断方法

妇科检查

盆腔检查,评估子宫大小和形态

经阴道超声

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

子宫内膜活检

获取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确诊金标准

宫腔镜检查

直视下观察宫腔内情况并取活检

CT检查

评估肿瘤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

MRI检查

评估肌层侵犯深度和宫颈受累情况

肿瘤标志物

CA125、CA19-9等检测

分期界定

分期系统:FIGO分期系统(2009年修订)

I期

肿瘤局限于子宫体

预后:5年生存率85-95%

II期

肿瘤侵犯宫颈间质

预后:5年生存率75-85%

III期

局部和/或区域扩散

预后:5年生存率60-75%

IV期

远处转移

预后:5年生存率20-25%

晟康国际服务机制

多学科团队诊疗

整合妇科肿瘤、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

  • 妇科肿瘤MDT会诊
  •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 全程医疗团队跟踪
  • 国际标准诊疗流程
微创外科技术

采用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

  • 腹腔镜手术
  • 机器人辅助手术
  • 单孔腹腔镜技术
  • 快速康复外科
精准诊断平台

提供全面的诊断服务

  • 高分辨率影像学
  • 分子病理检测
  • 基因检测
  • 液体活检
个体化治疗

基于分子特征的精准治疗

  • 基因检测指导治疗
  • 激素受体检测
  • 免疫治疗评估
  • 靶向治疗选择
全程康复管理

从诊断到康复的全程服务

  • 术前评估优化
  • 术后快速康复
  • 生育功能保护
  • 长期随访管理

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 全子宫切除术
  • 双侧附件切除术
  • 盆腔淋巴结清扫

放射治疗

辅助治疗和姑息治疗

  • 术后辅助放疗
  • 根治性放疗
  • 腔内放疗

化学治疗

晚期和复发患者的治疗

  • 辅助化疗
  • 新辅助化疗
  • 姑息化疗

内分泌治疗

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

  • 孕激素治疗
  • 抗雌激素治疗
  • 芳香化酶抑制剂

靶向治疗

基于分子特征的精准治疗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抗血管生成治疗
  • mTOR抑制剂

预后信息

影响预后的因素:

  • FIGO分期
  • 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
  • 肌层侵犯深度
  • 淋巴结转移状态
  • 激素受体状态
  • 年龄和一般状况
  • 分子标志物(MSI、p5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