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前列腺癌是发生在前列腺的恶性肿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前列腺癌为腺癌,生长缓慢,早期局限于前列腺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PSA筛查的普及,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早期前列腺癌通过根治性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发病情况:前列腺癌在中国男性中的发病率约为20.6/10万,死亡率约为7.8/10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65岁以上男性为高发人群。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这与生活方式和筛查普及程度有关。

可能病因

年龄因素(50岁以上,尤其是65岁以上)

家族史和遗传因素(BRCA2基因突变)

种族因素(非洲裔男性风险较高)

饮食因素(高脂肪、低纤维饮食)

肥胖

激素水平(高雄激素水平)

环境因素(重金属暴露等)

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

排尿困难

尿流变细、排尿费力、尿线中断

尿频尿急

夜尿增多、尿急、尿不尽感

血尿

间歇性血尿或精液带血

会阴部不适

会阴部、肛门周围不适或疼痛

进展期症状

骨痛

腰背部、骨盆、大腿骨疼痛(骨转移)

下肢水肿

淋巴结转移引起的下肢水肿

肾功能不全

输尿管梗阻引起的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

体重下降

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

诊断方法

PSA检测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是前列腺癌筛查的重要指标

直肠指检

通过直肠触诊评估前列腺大小、质地和结节

经直肠超声

评估前列腺形态、大小和回声异常

前列腺活检

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通常行12针系统性活检

多参数MRI

评估肿瘤位置、大小和局部侵犯情况

分期界定

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第8版)

I期

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PSA<10,Gleason评分≤6

预后:10年生存率接近100%

II期

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PSA 10-20或Gleason评分7

预后:10年生存率约95-98%

III期

肿瘤突破前列腺包膜或侵犯精囊

预后:10年生存率约85-95%

IV期

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或有远处转移

预后:5年生存率约30-50%

晟康国际服务机制

多学科团队诊疗

整合泌尿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

  • 每周前列腺癌MDT会诊
  •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 全程医疗团队跟踪
  • 国际标准诊疗流程
精准医学检测

全面的分子检测和基因分析服务

  • 前列腺癌基因检测面板
  • BRCA1/2基因检测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
  • 液体活检技术
微创手术技术

采用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减少创伤

  • 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切除术
  • 保留神经血管束技术
  • 单孔腹腔镜技术
  • 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
全程康复管理

从诊断到康复的全程医疗服务

  • 术前功能评估
  • 围手术期管理
  • 功能康复指导
  • 长期随访管理

治疗方法

主动监测

对于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的管理策略

  • 定期PSA监测
  • 定期直肠指检
  • 重复活检评估

外科手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

  • 开放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 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
  •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切除术

放射治疗

外照射放疗或近距离放疗

  • 调强放疗(IMRT)
  • 立体定向放疗(SBRT)
  • 近距离放疗

内分泌治疗

雄激素剥夺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的基础治疗

  • GnRH激动剂
  • GnRH拮抗剂
  • 抗雄激素药物

化学治疗

用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 多西他赛化疗
  • 卡巴他赛化疗
  • 联合化疗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精准治疗

  • 新型抗雄激素药物
  • PARP抑制剂
  • 放射性配体治疗

预后信息

5年生存率:总体5年生存率约95%,早期(I-II期)接近100%

10年生存率:总体10年生存率约90%,早期患者可达95-100%

影响预后的因素:

  • 肿瘤分期(最重要因素)
  • Gleason评分
  • PSA水平
  • 肿瘤体积
  • 患者年龄和体能状态
  • 治疗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