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唾液腺癌是发生在唾液腺的恶性肿瘤,包括腮腺癌、颌下腺癌和舌下腺癌等。唾液腺癌的病理类型复杂多样,包括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腺癌等多种类型。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差异较大,治疗策略需要个体化制定。

发病情况:唾液腺癌的发病率约为1-2/10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3-5%。男女发病率相近,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70岁。腮腺癌最常见,约占80%,其次为颌下腺癌和舌下腺癌。

可能病因

放射线暴露

病毒感染(EB病毒、巨细胞病毒)

遗传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

职业暴露(橡胶、石棉)

吸烟

既往良性肿瘤恶变

慢性炎症

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

无痛性肿块

唾液腺区域出现无痛性肿块

肿块增大

肿块逐渐增大,质地较硬

局部不适

轻微的局部不适或压迫感

唾液分泌异常

唾液分泌减少或异常

进展期症状

疼痛

肿块区域持续性疼痛

面神经麻痹

面部表情肌瘫痪,口角歪斜

皮肤受累

皮肤固定、溃烂或色素改变

颈部肿块

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肿大

张口受限

开口度明显减小

吞咽困难

进食时吞咽困难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详细的头颈部检查,评估肿块特征

细针穿刺活检

获取细胞学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CT检查

评估肿瘤范围和淋巴结转移

MRI检查

评估软组织侵犯和神经血管关系

超声检查

评估肿块性质和血流情况

PET-CT检查

发现远处转移和评估治疗效果

分期界定

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第8版)

I期

肿瘤≤2cm,无包膜外侵犯,无淋巴结转移

预后:5年生存率约85-95%

II期

肿瘤2-4cm或有包膜外侵犯,无淋巴结转移

预后:5年生存率约75-85%

III期

肿瘤>4cm或侵犯邻近结构或有淋巴结转移

预后:5年生存率约60-75%

IV期

肿瘤广泛侵犯或有远处转移

预后:5年生存率约40-60%

晟康国际服务机制

多学科诊疗团队

汇聚口腔颌面外科、肿瘤科、放疗科、整形科等多学科专家

  • 个性化治疗方案
  • 多学科联合会诊
  • 全程医疗管理
  • 国际先进理念
精准诊疗技术

引进国际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 高分辨率影像
  • 分子病理诊断
  • 精准手术导航
  • 个体化治疗
功能保留技术

在根治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功能

  • 面神经保护技术
  • 即刻重建修复
  • 功能评估监测
  • 康复训练指导
全程康复服务

从诊断到康复的全程医疗服务

  • 术前功能评估
  • 围手术期管理
  • 功能康复训练
  • 长期随访管理

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

唾液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 腮腺浅叶切除术
  • 腮腺全切除术
  • 颌下腺切除术

放射治疗

术后辅助治疗或不可切除肿瘤的主要治疗

  • 术后辅助放疗
  • 根治性放疗
  • 调强放疗(IMRT)

化学治疗

晚期或转移性唾液腺癌的治疗

  • 新辅助化疗
  • 辅助化疗
  • 姑息化疗

靶向和免疫治疗

新兴的精准治疗方法

  • HER2抑制剂
  • EGFR抑制剂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预后信息

5年生存率:总体5年生存率约70-80%,低级别肿瘤可达90%以上

10年生存率:总体10年生存率约60-70%

影响预后的因素:

  • 病理类型(最重要因素)
  • 临床分期
  • 肿瘤分级
  • 手术切缘状态
  • 淋巴结转移情况
  • 年龄和体能状态